「在台灣田野工廠待半年,比在學校四年學得多了!」六十九年次的黃俊豪樹德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畢業後,加入了「台灣田野工廠」工作團隊,二十三歲的人生有了不同的開始,黃俊豪說,在學校時畫設計圖都是紙上談兵,從來不知道能不能實作,但在這裡我們徒手完成了工程,也學到了工法與技巧,很踏實!
兩年半前,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兼任講師盧建銘籌組了「台灣田野工廠」,領軍蔡文彬、王紹銘、黃俊豪、潘泰佑、吳家齊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與林明欽等夥伴赤手空拳的展開尋找工匠精神與工法的實作歷程,期盼藉由不斷的反覆演練,與個案實作將工匠的精神、工法與特有儀式精準的傳承與保存。工作團隊住工寮過著集體行動的生活,全部是無薪的義工,必須靠勞務支出,實際做工才有收入。年輕人們說剛開始的兩、三個月最艱苦,後來生活條件雖然還是差不多簡單,「但是比較適應了!」。
二○○○年十二月「台灣田野工廠」與屏東林邊鄉鎮安村函仔口的居民共同完成社區公園的木造景觀棚架搭設工程;隔年十一月完成屏東縣林邊鄉仁和村苦伕寮的木造建築物修復工程。今年九月的台南鹽田生態文化村瓦盤廣場修復工作,更讓七十至八十歲的老鹽工得以將逐漸消失中的修復瓦盤技術傳承與流傳。
最新的工程即是橋仔頭糖廠的中英佈告欄工程,特別的是盧建銘將工程與展演相結合,工作人員在佈告欄的興建地點組裝拆卸了幾百次,將日式宿舍的木構造工法反覆演練,用的材料是四處蒐集來的日治時期木料與屋瓦,而且組裝時要求快速與精準,盧建銘會在一旁大聲報時,曾經創下兩分半鐘完成主結構組裝的紀錄。
盧建銘說,計時展演吸引民眾聚精會神的看著工匠的一舉一動,「工人的主體性此刻將會被創造出來!」工作人員更得以將傳統工法的精準與工匠工作時的專注發揮到極致。「台灣田野工廠」每完成一次展演或工程,最後必定會抬出一籃台南鹽田的粗鹽,全員聚集圍成圓圈,每人手抓一把鹽撒向天空,透過此儀式祈福、宣告工程完工外,也讓民眾覺得這是間特別的建築物或工程。
抓一點停留在身上的粗鹽,盧建銘和「台灣田野工廠」的年輕人們嘗在嘴裡,直說真是甘甜無比,問這群人練得一身好功夫後,有什麼遠大志向?黃俊豪想了想說:「我們不蓋豪宅大房子,只想做些有意義的事!」,更一邊語出驚人的說:「下個月我們要去拆除高雄捷運路線旁的防空洞,移至它地重新組裝,也會試著舉辦展演喔!」堅持理想的台灣田野工廠,真是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奇蹟!
11/6/2003 3:17:10 A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