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0歲的挪威籍畢嘉士先生窮盡半生,從民國40年代起便在南部行醫,拯救無數痲瘋病人和台灣孩子對抗小兒麻痺,30年如一日,彷彿一本醫療史,他的偉大胸懷足堪國人標竿。(中央社) |
(中央社記者韋樞)圓圓紅潤的臉搭配滿頭白絲,邁開大步往前走,很難相信這是80歲的老人。挪威籍畢嘉士大夫用半生硬的中文回憶早年如何幫助無數痲瘋病人和台灣孩子對抗小兒麻痺,他的偉大胸懷足堪晚輩標竿,陪他一路走來者無它─唯有虔誠宗教信仰而已。
每年醫療奉獻獎得主幾乎都是從民國40、50年代默默堅守崗位數十年的外國醫師和護士,他們見證早年窮困、無法受教育、極缺醫療資源下的台灣社會,因為他們的胼手胝足,深耕基層,確實發揮很大的作用,1997年的醫療奉獻獎得主畢嘉士也是「老天使」之一。
畢嘉士 (Dr.Olav Bjorgaas)說,他小時候看見爸爸得了慢性肺病,所以很早就感受到貧窮和疾病的痛苦,因此幼年的他立志當大夫,照顧慢性、畸形殘缺、沒人關心的窮病人,而當時這個在挪威的小小志願,後來卻大大影響台灣眾多處於小兒麻痺病毒風險的孩子們。
經歷了戰亂,畢嘉士從荷蘭鹿特丹醫學院畢業,專長一般內科,1954年帶著新婚的畢嫂來台灣,落腳於專門收留痲瘋病人的台北樂生療養院。
痲瘋病在當時被嚴重誤解,一旦得了這個病比判死刑還難堪,當然也讓畢嘉士在和病人相處中充滿挫折。畢嘉士說,痲瘋的傳染力不高,很少人會得這個病,主要是病人的基因缺陷,少了某種抗體所致。
他回憶,有一次一位病人臉色青紫,根本無法呼吸,他一看發覺是濃痰哽住氣管,當下「畢大膽」就拿了一根導尿管,用嘴吸了一下,一堆濃痰被抽出來,及時解救這名病人。
事隔半個世紀,畢嘉士回憶,當時也不知道那來的膽子就這麼吸了一下,其實那是不符合醫療衛生教育的方法,但確實救了那位病人;而他面對痲瘋病人時,根本不載手套,他說,手套好似病人與他之間的鴻溝,他不喜歡這樣,大不了接觸完病人洗洗手就是了。
1956年被教會派到屏東基督教醫院的前身─基督教診所,他發現南部的痲瘋病人更多,於是他在高雄成立「特別皮膚科診所」,照門照顧痲瘋病人;之後他又設立一所肺結核病童療養院,時值50年代台灣爆發小兒麻痺大流行,療養院也兼收小兒麻痺病童。
1958年時有一名殘障又有肺結核的孩子住院,結果20天之內造成院內11個孩子四肢痲痺,嚇了他一跳,他記得當時的醫學院教科書上說,四肢麻痺的情形,可能是缺乏維生素B所導致,好在當年他在挪威看過一些小兒麻痺的病人,知道小兒麻痺是因為糞口傳染所致。
眼看著台灣爆發小兒麻痺大流行,畢嘉士急得要命,但疫苗才剛發明沒多久,各國都缺乏,他好不容易從一名日本的醫師得到很少的疫苗,再加上美國海軍所剩的疫苗,東拼西湊的就給那些孩子施打。另一方面,他又去找世界衛生組織(WHO)幫忙,希望WHO撥一些疫苗給體內未有小兒麻痺抗體的小嬰兒施打,但WHO卻回答「愛莫能助」。
失望之餘更積極經營屏東基督教醫院,1961年設立全省第一所專治小兒麻痺的「兒童療養院」,免費醫治全省的病患,隔年又從美國進口沙賓疫苗為四千名屏東孩童免費接種,為全台首次大規模接種小兒麻痺疫苗,自此成了全面接種小兒麻痺疫苗預防工作的濫殤。
畢嘉士說,1964年以後政府接手全面醫療照顧,情況大為好轉,他也隨即在1973年到1974年間赴越南,將在台灣診治痲瘋病人的經驗帶到越南,然後又回到台灣在屏東基督教醫院服務,直到1984年退休。
閒不住的畢嘉士在挪威照樣照顧老年病患,他設法號召醫生與護士到老年病患家中去看顧;1990年應北京一家中德合資的醫院之邀,專門替當地的西方人看病,隨後再到一家中美合資的醫院看診。
也是醫生的畢嘉士的女兒銜父命,父女倆跑到四川成都行醫。畢嘉士說,當地有好多腦性麻痺的孩子等著他去救治,後來又在江蘇、安徽一帶發現不少小兒麻痺的病人,這正是他的專長,於是他結合國際紅十字會,再吆喝屏東基督教醫院的醫師,和一位美國籍的女士,擅長製作病人用的支架,就在當地協助照顧病患。
大半輩子在亞洲行醫,似乎很少貢獻給挪威的百姓,畢嘉士並不覺得遺憾,他認為,挪威有很多好醫生足以照顧他的同胞,他行有餘力可以照顧其他國家地區的病人;至於他為何不去東歐或非洲行醫?他俏皮的說,「哦!我是想去東歐,但是我太老了,不想給別人找麻煩」,其實心裡恐怕還是放不下台灣的孩子們吧!
行醫半世紀,畢嘉士看到後起的年輕醫師,在充足和先進的醫療資源後盾下,問他觀察他們缺乏什麼?畢嘉士直接說,「他們似乎少了一點倫理 (ETHICS)」。年輕醫師喜歡錢多輕鬆的科別,例如豐胸手術。其實除了豐胸之外,很多地方都需要整形外科,包括免唇的孩子、燒燙傷病人等;他在挪威時曾說服一位女性整形外科醫師救治兔唇病人,結果那位醫師不但聽了他的話,而且還準備到非洲去一展長才,讓他很辛慰。
陪伴這位老天使照顧凡人的力量來自於上帝,他篤信上帝與他同在,引領他走過80年,照顧上千名痲瘋病人和上萬名的小兒麻痺孩子,他相信當他對抗高危險的病菌或病毒時,很多人為他禱告祈福,希望神照顧他。他說,當年在屏基六年,回挪威一年募款,光是他的病人的捐款拿回台灣就蓋了一座現代化醫院,這不是神的照顧是什麼?這就是他心中堅持一世,倚立不搖的依柱。
7/23/2005 9:06:11 P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