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娟/專訪
為烏腳病患服務三十五年的醫師王金河,四日專程返回南縣故鄉,歡喜參加縣醫師公會六十週年慶。縣府文化局長葉澤山還公布王金河醫師紀念館動工的好消息,未來紀念館將成為烏腳病醫療歷史紀念館,記錄王金河對烏腳病的貢獻。
王金河回憶著四、五十年代,在故鄉北門地區流行著一種怪病烏腳病,得這種病的病人,通常是先由足趾端或手指間開始感到麻痺發冷,繼而整個身體組織壞死、腐爛,看著鄉人不斷受苦,他利用自己的診所,幫病患看診,貧窮的病人還好有基督教芥菜種會的經費支援,大家共同為烏腳病努力。
他說,在日本東京市立醫院學習時,因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回台灣之後就留在故鄉,曾擔任一屆鄉長和兩屆議員,因搞政治不得志,之後就決定返回醫界,在故鄉開診所,當時正值怪病盛行,八掌溪下游的鄉鎮,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等幾乎有八成患病,多數是因飲用地下水井的水造成,所以當時診所最多曾住院八十人。
而烏腳病唯一的治療方法是以外科手術將壞死的部位從上面切除,防止它繼續向上蔓延,許多患者是傷痕累累,看了令人心痛,最終患者還是要截肢,不是缺掌、就是斷臂、斷腿,王金河說,自己出身於基督教長榮中學的他,信仰基督教,看見家鄉的百姓為病折磨,又沒有好的醫療環境,他就在家鄉成立佈道所,更開了「金河診所」,當時基督教芥菜種會的牧師孫理蓮,還成立烏腳病免費診所,邀請王金河擔任主治醫師,負責為烏腳病患開刀,所以上午王金河在自己診所看病,下午就為烏腳病患治療,常常忙到半夜二、三時。
由於王金河對故鄉人的用心,努力三十五年終於讓烏腳病患獲得生機,他在故鄉服務五十年後正式退休。近年來文化局正籌設王金河醫師紀念館,因經費短缺六十萬元,在縣醫師公會大力贊助下,終於在日前動工了,昨天王金河應邀出席公會六十週年慶,更以無限的感恩感謝大家,同時也回憶起那段與烏腳病患一起走過的日子。
2006.1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