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資料將首次轉化成故事形態向俄國社會大眾公開,包括十九世紀第一位到台灣做各部落語言及人類學調查的俄國海軍准尉伊比斯 (Jbis)的事蹟與編寫「台灣鄒族語典」的俄國聖彼得堡知名學者聶甫斯基( Nevskij)。
據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李福清 (B.Riftin)表示,在十九世紀下半期到二十世紀初,有些俄國人到過台灣,他們回國後發表關於台灣的文章,其中以一八七五年俄國海軍准尉伊比斯乘海軍軍艦「阿斯科列德」(Askold)來到香港,因該船在香港要停好多時間,他請假自願去台灣。他在台灣兩個月,調查平埔及高山諸族。
一八七六年伊比斯在聖彼得堡出版的「海洋文集」,其中台灣遊記占很大篇幅。一八七七年德國出版的雜誌─「地球儀」也用德文發表他的遊記,一八七七年伊比斯在意大利去世,年僅二十五歲。
李福清說,根據歷史資料顯示伊比斯是第一個專門調查台灣的俄國人,伊比斯雖然不懂漢語及土著語言,他卻搜集不少資料,第一次向俄羅斯讀者介紹台灣概況,包括歷史、工業、製糖工業、現況與土著等。他也畫了很多速寫,最好的是各部落代表人的畫像。
另外是在一九二七年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漢學家也是日本學家的聶甫斯基 (Nevskij),他到台灣唯一的目的是學鄒語,他是從日本研究進而對台灣原住民語言有興趣。李福清說,聶甫斯基的著作對台灣原住民的語言、風俗、民間文學有很豐富的資料,他的綜合性調查研究法得到當時日本學者的贊賞。
聶甫斯基在一九三七年在史達林恐怖統治下以募罪被捕,在獄中去逝,到一九五三年獲得平反,他死後因學術成就被授予蘇聯最高列寧獎金。當年聶甫斯基在台灣阿里山研究時,當時幫助他最多的鄒族青年矢田一生(高一生)。也因與一九四七年台灣二二八事件牽涉,不久也遭槍決。
目前聖彼得堡大學東方系內有紀念聶甫斯基碑文,並設有聶甫斯基獎學金,當年聶甫斯基從台灣阿里山帶回來的鄒族衣服、裝飾、樂器、武器共三十件,目前仍然陳列在聖彼得堡民俗博物館。見證這段台俄民間交流歷史。這些近百年來台俄民間交流事績將第一次在莫斯科發表,李福清是應台灣駐俄羅斯代表陳榮傑邀請,在莫斯科旅展中為台灣觀光促銷。
5/13/2003 1:41:31 P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