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jBIuWnNNeXE"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width="425" height="350"></embed>
五十年前的台東交通不便,醫療技術非常缺乏,鄉村與山區根本沒有醫生、診所,一九五五年5月5日第一批四位聖十字架會修女到後山服務,半個世紀以來,陸續有卅五位具護理或教育背景的外籍修女到台東偏遠地區提供醫療、教育及生活上的協助,目前共有八位繼續服務,而本地籍修女則有十八位。
昨天上午,上千位教友齊聚寶桑國小禮堂,在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黃兆明、輔理主教曾建次的帶領下,首先舉行感恩祈福儀式;接著十八位本地籍修女為外籍修女們戴上象徵友誼、祝福、榮耀的花環,外籍修女們則將薪傳的燭火交給年輕後輩,勉勵她們繼續服務之路。
縣長徐慶元一一頒發榮譽縣民證書給八位修女,感謝她們長期以來對台東無私的奉獻。
八位外籍修女中,有六人曾獲得醫療奉獻獎,其中馬惠仁、陶慧音、葛玉霞、石秀玉、宋玉潔、布素曼、饒培德均來自瑞士,待最久的布素曼七十歲,在台東四十二年,年紀最長的石秀玉七十八歲,來台灣也有四十年,而最年輕的裴彩雲來自奧地利,五十一歲的她在台東也已度過廿年的青春歲月。
此外,受到修女們精神感召,宏國關係事業林堉琪先生紀念基金會董事長林謝罕見、綺麗珊瑚公司董事長洪明麗分別捐出十萬元基金,首泰建設公司董事長羅李阿昭則捐出五萬元基金;林謝罕見指出,是懷著歡喜心、感恩情參加這次活動,希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台灣人民。
視病如親 姊妹大愛不怕苦
〔記者張存薇╱專訪〕天主教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八位外籍修女為台東奉獻青春歲月,以無私的愛走遍每個山區偏遠部落,視病如親,就像「7-11」不願休息;她們把台東人當自己家人、把台灣當做自己的故鄉,看到病弱者逐漸康復、變得快樂,她們也覺得快樂無比。
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台灣分會長高素雲說,三、四十年前台東交通不便、醫療設備不足,當時偏遠山區路又小又窄,就像「山羊小道」,修女們必須走上好幾小時的山路,才能探訪病人;晚上沒有電燈,只能靠著水力簡單的發電應用,困難的環境無法澆熄修女的熱情,她們不怕苦、無怨無悔的付出。
她指出,修女們雖然一週可以有一天私人活動時間,但她們大多放棄休假,照樣投入照顧身心障礙者、老人、病人的工作,病人身上又臭又髒,她們仔細清理,眉頭也不會皺一下。
六十二歲的宋玉潔說,廿六年前她一句中文也不會說,聽說台灣偏遠山區需要護理人才,她因此到了台東,苦練了兩年中文,才開始服務工作。
她回憶,十年前救星教養院設在大武山區,到台東交通不便,有的孩子甚至病重在送醫途中就死亡,讓人很捨不得,也只能擦乾眼淚堅持下去。
與宋玉潔一起工作的修女李玉枝說,宋玉潔對病患很有耐心,只要有需要,再怎麼晚、再怎麼累都會趕到病患家中幫忙。
她說,去年耶誕節晚上,一名住在山區的老人導尿管有問題,宋玉潔二話不說,開了一小時山路趕到他家處理,才剛離開,老人家又打電話要求協助,前前後後三次才搞定,宋玉潔始終和顏悅色,也因起贏得大武鄉親的認同,把她封為「7-11」修女。
高素雲指出,修女們的信仰十分堅定,這點也讓人很感動,她舉例說,廿多年前,位在尚武的天琪幼稚園只剩十三個學童,一度面臨關門危機,就是因為布素曼的堅持,硬是撐下去。
5/22/2005 2:41:20 A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