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男性頻尿漏尿 小心得了膀胱過動症

男性頻尿漏尿 小心得了膀胱過動症
新頭殼newtalk 2010.08.05 涂鉅旻/台北報導

已經退休多年的賴老先生,兩年前開始出現漏尿、頻尿的症狀,甚至兩分鐘搭乘電梯的時間,竟因無法忍受突如其來的尿意而失禁,造成生理與心理不小的負擔,自 信心大受影響。原以為是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但在兒子建議下前往泌尿科就診,赫然發現自己得了「膀胱過動症」;據調查,全台50歲以上的男子,高達四成七深 受此疾病所苦。

年齡大、肥胖、有慢性病史或其它尿道疾病的患者容易罹患膀胱過動症,症狀為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導致尿急、頻尿、夜尿、甚至急迫性尿失禁的情形,盛行率高但病識感低。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秘書長莊燿吉表示,由於症狀當中的頻尿、夜尿、尿失禁等症狀和攝護腺肥大症狀相似,因此容易造成混淆而延誤就診。

根據國立政治大學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針對全國50~70歲男性作為調查母體進行電訪,從618份成功樣本當中分析發現,膀胱過動症患者有四成同時也罹患攝護腺肥大,但因症狀類似而容易被忽略。

在民眾認知方面,調查也發現,有22%的患者認為泌尿問題為自然老化現象。此外,更有高達九成的膀胱過動症患者,就診前沒有聽過膀胱過動症這個疾病。莊燿吉認為,大多數國人對於膀胱過動症的認知並不完全正確,造成民眾就診與主動詢問率低。

膀胱過動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有2成3的患者因無法控制小便問題,因此減少出門次數並影響睡眠品質,也有4成4的患者表示,已經超過半年沒有外出旅遊。

其實要改善以上問題並不困難,莊燿吉表示,膀胱過動症的治療並不複雜,民眾只要有頻尿、漏尿、夜尿、急尿與尿失禁等單一或多重症狀,就診確認為膀胱過動症 時,患者除了服用抗蕈毒鹼類藥物外,配合改善生活習慣如避免提重物、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柑橘、酒精等。再佐以膀胱再訓練、飲水控制等物理治療,可以有 效改善症狀。

台灣尿失禁泌尿協會呼籲,有泌尿問題的民眾,不要因為感到難為情而延誤就醫,可認名近期推行的「泌密天使」標章,及早接受治療,就能有效改善病徵與生活品質。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莊燿吉(右)和病友賴爸爸(左),一同栓上「下半身水龍頭」,並呼籲有疑似症狀的患者應盡速就醫。圖片:涂鉅旻攝影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台灣第一代本土藝術家黃靜山仙逝

台灣第一代本土藝術家黃靜山仙逝

 阮琦雯/南市報導

現居台灣碩果僅存的第一代本土前輩畫家黃靜山,三月十九日因老衰安然別逝家中,享年百歲。晚年篤信佛教,四月六日將在台南市殯葬管理所「明德廳」,舉行公祭儀式。

黃靜山本名黃添壽,一九○六年出生於台南。幼年家貧,六歲即負擔家計,沿街叫賣水果,九歲時因父親經營花車生意,原本請有畫師,後來就由他接手包辦,十四歲時也承包戲台佈景設計,此時繪畫天賦即表現無遺。稍長後,在「杉巷街」(現水仙宮附近)家中以畫肖像畫為生,因畫得維妙維俏,每幅肖像畫可為家人掙得四元錢。

黃靜山師從唐山畫師郭標,學習正統炭精肖像畫及其材料製作技法,因領悟力強,二週後就出師,同年十七歲時創設「靜山畫室」,可謂當今台灣炭精肖像畫第一 代宗師。七十多年的肖像畫生涯,約畫了二萬多個人物,連前輩畫家廖繼春都推崇黃氏精湛捕捉人物神韻的功力,曾帶領親屬前來學畫。

黃靜山一九二八年,即二十一歲時,無師自通的首次參加日治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美術展覽會」,俗稱「台展」,以一幅「水牛」入選第二回台展,當時得獎者多是日本人,台灣人要脫穎而出極為困難。同年與林玉山、蒲添生等人共組「春萌畫會」。

黃靜山在畫壇嶄露頭角後,就成為台展常勝軍。一九二九、一九三○、一九三一、一九三五及一九三六作品五
度入選台展,尤其一九三一年的一幅畫作「花」更獲得「台日金牌賞」。同屆,西畫獲獎人即為廖繼春。六次台展作品全數被收購,收藏者有台灣總督少林路造、文教局長安武直夫、大阪 新聞社台北支局長井上輝二、霧峰林家花園林少聰、林顯堂(作品二件)、基隆顏雲年、律師鼓包美等。一九四○年黃靜山的作品「南國之船」入選府展。

終戰後,黃靜山在畫壇依舊備受尊崇,一九四八年受聘擔任「台南市第一屆美展」審查委員,並連任六次,此後作品更多次獲獎並受邀參展。一九六四年與潘春源、蔡草如等美術同好,籌組「台南市國畫研究會」,一九七二年加入長流畫會。

黃靜山專長膠彩、水墨、水彩、油畫、肖像。不論人物、花鳥、走獸、山水均極專精,作品寧靜、寫實,融合對台灣的感情,極有本土風味。尤其沒骨花鳥,飽滿的枝葉中見色墨的潤澤,有如水彩的流動溫潤,而以典雅珍珠色為主調的膠彩畫,滿盈的細膩寧靜,走出其個人獨特的風格。

黃靜山之子黃經洲,繼承父親對藝術的喜好,目前為漢登畫廊負責人。他回憶父親的身影,總是熱情滿溢,全黑墨鏡與帽子,是外出的標準配備。最愛跟年輕人相處,全身充滿年輕活力,九十多歲仍騎著單車閒逛,耳聰目明。九十三歲才正式開第一次個展,他預計在父親週年祭時,舉辦回顧展。

2005.3.29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台籍老兵春祭 旗津海邊淚潸潸

2010.5.21

台籍老兵春祭 旗津海邊淚潸潸
台籍老兵唱著日本軍歌「出征曲」,神情依然激昂,眼眶泛滿淚水。 (記者楊菁菁攝)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台籍老兵春祭昨在旗津海岸揚起日文軍歌「出征曲」,想起60年前出征情景,大夥搭船出港時回頭望著旗津海岸,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家鄉,老兵們的眼眶泛滿淚水。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暨許昭榮文化協會今年安排海祭,帶領參與台籍老兵及家屬登船循著當年出征足跡,離開家鄉高雄港。

50多位台籍老兵聚在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弔祭60年前參與大東亞戰爭、國共戰爭、韓戰陣亡的台籍軍人亡魂;海祭儀式中,台籍老兵精神領袖許昭榮的日本好友宮口振英,建議日本明年舉辦大東亞戰爭海祭典禮時,台灣應爭取日方到旗津弔祭當年為日軍出戰而亡的英靈。

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

雲林10大農業先生 展現農業首都願景

雲林10大農業先生 展現農業首都願景
2010-02-17 10:13 AM

(記者葉子綱雲林17日電)雲林縣政府以「新鮮、健康、樂活、浪漫」主題,從技術革新、永續發展等貢獻者中,選出2010年10大農業先生,以在地化行動、全球化思維的現代農業,展現農業首都願景。

創造台灣蝴蝶蘭奇蹟的陳源彰,13年來溫室栽培面積從500 坪增加到5000多坪,外銷美、歐、加、日等地,經常在國內外獲獎。當初看準台灣蝴蝶蘭外銷潛力,在大埤興建第1 棟溫室蘭園,斥資新台幣1000萬元,小農村大手筆投資,成就今日的花卉楷模。

方形西瓜達人廖文斌名聞遐邇,其中「志玲西瓜」聲名大噪。典型的西螺農村子弟,電子科畢業,勇於創新。近5 年來,推出各類方形西瓜及垂吊式甜瓜等,從食用型到觀賞型,各大通路可見其美瓜倩影。貢獻農業創新之餘,也熱心地方公益,地方傳為佳話。

放下榔頭改鋤頭的林銘地,國中畢業學木工,退伍後仍從事木工業。因為父母談起經營農業的辛苦,毅然轉行農業生產栽培,在土庫與志同道合者成立設施蔬菜產銷班,彩色甜椒、花胡瓜、小番茄出名,還主動協助農業推廣教育,成為現代農業青年楷模。

綠色生命果達人李政慶,試種高經濟農作生命果,研發出農業界難得一見的生命果植物性菌害防治劑,有「吃安全到雲林,顧健康找大義」稱譽,對提高農業經濟等貢獻良多。他純樸、誠懇的為人,熱心參與公益,在地方上深孚人望。

洋桔梗推手吳灑山,原從事畜牧業,民國86年口蹄疫事件後轉入花卉種植。由國蘭、文心蘭到洋桔梗,93年成立花卉產銷班,溫室設施由最初0.5 公頃,至今達6.1 公頃,並致力推廣種植,不吝傳授,讓洋桔梗成為花卉新寵。

跳脫傳統的農業戰士陳國明,從小範圍 0.1公頃土地開始種花,看中日本花卉市場,自修學日文,自己辦出口貿易,將台灣洋桔梗外銷日本。現在台灣銷日洋桔梗每年超過200 萬枝,虎尾陳國明就占一半,鼓舞其他產銷班成員與花農拓展外銷。

愛心不落人後的呂石安,曾是兒童美語老師,偶然中被阿嬤助人熱誠感動,返回斗六務農。配合政府推廣斗六文旦、柳丁、竹筍等,去年推出「雲林老欉文旦」掀起購買熱潮,八八水災時送愛心到災區,捐贈大批文旦等物資賑災,深受佳評。

農村有為青年程裕鈞,在西螺生產大宗蔬菜,育苗、種植、銷售一貫化作業,以全民種苗場為生產基地,配合「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承租土地,經營面積超過50公頃。最近創立雲林縣種苗發展協會,推動大宗蔬菜預警系統,成為安全、科技農業楷模。

茶葉達人黃聰明,以雲霧籠罩高山茶理念,立足古坑建立「雲中露」品牌,為行銷國際市場,率先鼓勵產銷班成員參與生產履歷,提升產製技術,傳承製茶經驗,參加比賽屢次獲獎。還參加雲林縣警察之友會,熱心公益不落人後。

花胡瓜達人張有毅,傳承父親鑽研農具1 甲子經驗,推動改良農機,如整地電動推平機、定植手動推平機、整枝電動座椅、噴藥電動捲繩機等。提升農作效率,在北港是有名的農機專家,並提供場地讓產銷班成員進修,幫助弱勢,熱心地方公益。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罹癌7歲小豆豆 賣年貨籌醫藥費

2010-2-1 自由時報

罹癌7歲小豆豆 賣年貨籌醫藥費
罹患神經母細胞瘤的豆豆許家誠,陪爸媽在路邊賣糖果、餅乾,籌措醫藥費。 (記者黃淑莉攝)
7歲「豆豆」罹患罕見神經母細胞瘤,孝順又貼心,很少在爸媽面前喊痛。(記者黃淑莉攝)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阿姨,買1包瓜子好嗎?」
罹患神經母細胞瘤
罹患罕見神經母細胞瘤、正在接受化療的7歲男童「豆豆」許家誠,看著爸媽為籌措醫藥費,工作之餘在市場販售餅乾、糖果,頭髮掉光、身體虛弱必須戴著 口罩的他,不向病魔低頭,堅持陪著爸媽出門叫賣年貨,如果成功賣出去,還會興奮說︰「媽媽,我很棒吧!」媽媽不捨時,還會貼心安慰媽咪︰「放心啦!」
去年9月,「豆豆」開心地進入期待已久的小學就讀,上了3週的課,身體出現噁心、想睡覺等症狀,媽媽以為是感冒,帶到診所就診,8天後症狀愈來愈嚴 重,到台大雲林分院一連串檢查,診斷確定罹患「神經母細胞瘤」,頭部、腎上腺各有4及10公分的腫瘤,轉診到台大台北總院治療。
手術化療堅強不喊痛
「豆豆」很少在爸、媽面前喊痛,許媽媽王麗芬一說到這個孩子,就不捨落淚,她說,「豆豆」手術切除腦部腫瘤後,平均2至3週要回台大化療,每次都要住院20天左右,預計年後要手術切除腎上腺的10公分腫瘤。
住一次院藥費5、6萬
許爸爸許世昌是電子琴琴師,有表演才有收入,前年金融風暴衝擊、景氣低迷,去年經常工作一天休息好幾天,春節前餅乾、糖果需求量大,許世昌工作之餘在土庫馬公厝黃昏市場、土庫鎮公所前停車場廣場,擺攤賣糖果、瓜子、餅乾等年貨。
許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照顧3個孩子,「豆豆」姊姊讀高一、哥哥讀國二,住家有貸款要繳,雖有健保,但部分藥物需自費,每次出院要再繳5、6萬元,希望替「豆豆」多籌些醫藥費。

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

部落怪名趣談 漢名「步筆來」 集會「不必來」

2008-8-25 自由時報

部落怪名趣談 漢名「步筆來」 集會「不必來」
〔記者侯千絹/綜合報導〕屏縣霧台鄉流傳一個笑話,村長廣播召集村民,只有一個人有正當理由不參加,不是因為他的頭目身分,而是他的名字就叫「步筆來」,不必來的好名字給了他缺席的最好藉口。
山區民眾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名字,讓人聽了好氣又好笑,常成為部落茶餘飯後的話題,舉凡麥國夫(賣國父)、麥霧台(賣霧台)、步筆來(不必來)、步美麗(不美麗),讓人一聽就噴飯,再聽就忘不了,另有柯捕鵝、麥車步等特別的名字更是信手捻來,讓人想忘都難。

麥泳育≒賣泳衣 想忘都難

三地門鄉類似情況也不少,康進來(剛進來)、徐明智(寫名字)這對表兄弟檔就是部落常打趣的對象,另外,包古椎的名字更是令人一聽就笑開懷,安坡村長蔣林花說,部落還有80幾歲的耆老叫麥泳育(賣泳衣)。

康進來≒剛進來 陰錯陽差

名字常被拿來作文章的康進來,對於名字被開玩笑不以為意,他應徵工作或當兵時,也會用名字調侃自己,連追女孩子也很有效。
已當外公的康進來說,他曾問過長輩,可能是父親去戶政機關辦登記時,彼此寒暄打招呼說剛進來,陰錯陽差取了這個注定響亮一輩子的名字。

三地門鄉青山村的包古椎日前赴里港洽公,工作人員初聽包古椎的名字還以為開玩笑,直到看了身分證才證實他是如假包換的古椎,包古椎說,「我都已經60多歲,還是叫古椎,又不能改名,從部落到平地,大家聽了我的名字就會笑不停。」

霧台鄉公所民政課指出,鄉內有許多逗趣的名字,只要到戶政事務所一翻,多到數不清,主要是早年國民政府來台,原住民突然要取漢名,不懂漢語的原住民常請村幹事或警察代勞,但當時這群人的知識水平不高,有些取諧音,有些隨興取名,所以怪名一籮筐。

通常是60歲以上的原住民才會有奇怪的漢名,不過,平常在部落裡大夥是用母語交談,這些稀奇古怪的漢名對老一輩原住民根本沒有太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