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6日 星期四

從陳炘到吳昕達──台灣企業家的宿命與悲哀




從陳炘到吳昕達──台灣企業家的宿命與悲哀


/東寧少醫




 嫺熟英日語,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博士的陳炘先生(1893─1947),在1927年與霧峰林家時稱『阿罩霧三少爺』的林獻堂先生共同成立大東信託株式會社,以對抗日本資本家藉由帝國力量對殖民地的巧取豪奪。



 這家銀行因為在戰後『妨礙』了中國浙江財閥在台灣的競爭,陳昕在二二八中被中國國民黨捕殺,財產被併吞,銀行改組成現在的華南銀行。而抗日一輩子的林獻堂少爺避居日本,客死異鄉,戰後大東信托這種大企業都可以被中國來的財團染指,更遑論一些小企業在黨國經濟體制下遭受的壓迫與限制了。



 回到二十一世紀,新光三越少東吳昕達雖然心血付諸流水,幸賴台灣媒體的披露與壓力,少東和其幹部都可以自危邦全身而退,比起戰前去中國東北『滿洲國』的台商幸運多了,當時的台商倉倉惶惶逃離長春和瀋陽時,家當被中國人搶奪,家眷慘遭蘇聯紅軍姦淫,還有人因為和日本關係深厚成為戰犯,被紅軍送往西伯利亞勞改。



 再往前看十七世紀在延平王二世鄭經統治下的東寧王國,嗣王經命戶都事楊賢監督洋船,往賈暹羅、爪哇、呂宋。凡海舶不得鄭氏令旗者,不能來往。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通洋之利,惟鄭氏操之,財團益饒。軍事國力的強盛得以保障經濟的命脈,而經濟更是維持強大國防的依恃。無怪乎先哲蔣渭水先生的『臨床講義』中在台灣的既往歷Past History東寧王國時代的描述是:『幼年時(即鄭成功時代),身體頗為強壯,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品行高尚,身手矯健。』



 我們對於阻擋軍購,消除兵力為募兵制,又倡言一中共同市場,其子女皆持美國護照的『地區領導人』的候選人,實在不能沒有『資敵國,助外患』的疑慮了。



 商業活動不可能和國家主權完全無關,英商美商都是挾其國力,四處征戰,甚至在台美國商會還會對我們的政府政策指手畫腳,台灣的商人想要回到閩南海商最風光的十七世紀時代,就必須體認到『身為台灣人,不能不建立自己的國家。台湾人として、自分の国をつく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台灣人包含企業主不想成為列強出賣的籌碼與予取予求的禁臠,就不應該和那些不知台灣南北地名與民間疾苦,卻留連於熟知的香港上海夜店,爭相去北京紅朝叩頭的中國國民黨中常委為伍,而必須要有林獻堂和辜寬敏先生的國家意識和文化涵養,能夠善盡台灣企業主對國家的責任,才能稱為是台灣少爺的典範。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9.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